‹ 上一主题|下一主题 go 回复: 0 | 浏览: 17191 |倒序浏览 | 字体: tT
深圳和美妇儿科医院

认证商家

Rank: 5Rank: 5

妈豆
66623  
宝宝生日
 
积分
34189 

深圳通(新)

楼主
发表于 2021-7-1 16:48 |只看该作者 | 最新帖子 | 查看作者所有帖子 | 发短消息 | 加为好友 | 字体大小: tT
本帖最后由 和美妇儿医院 于 2021-7-1 16:50 编辑

三伏贴又称三伏天灸,是一种源于清朝的中医疗法,以“冬病夏治”为原理,在一年中最炎热的三天(“三伏天”)将中药敷贴在特定穴位上治疗秋冬发作的疾病。

“冬病夏治”是根据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理论,利用夏季人体阳气最旺盛之际,治疗某些属于虚性、寒性的疾病,最大限度地以阳克寒,达到标本兼治、预防保健的作用。 

三伏贴适应症 
冬病主要指人体受寒气侵袭容易发作或加重的疾病,常见的如反复感冒、慢性阻塞性肺病、哮喘、鼻炎、关节炎等。这些疾病呈明显的季节性,秋冬季加重,夏季有所减轻。

呼吸系统疾病——支气管哮喘、过敏性鼻炎、慢性咽喉炎、反复呼吸道感染(如咽炎,扁桃体炎、支气管炎、支气管肺炎等)老年慢性支气管炎、虚人感冒等; 
消化系统疾病——胃痛、慢性胃炎、慢性肠炎、胃肠功能紊乱、消化不良等;
运动系统疾病——颈椎病、肩周炎、腰腿痛等; 
免疫系统疾病——风湿性关节炎、寒湿性关节炎、荨麻疹等; 
儿科疾病——调节免疫、增强体质、支气管哮喘、反复咳嗽、体虚易感冒、厌食、腹泻、遗尿、消化不良、汗症等。

 冬病两大特点 
1、患者为平素阳虚体质的人。多表现为面色苍白、怕冷、四肢冰凉、自汗;
2、疾病症状遇寒加重。如80%的哮喘患者都属于阳虚体质,入冬以后,咳嗽、喘憋的程度都明显增加,此时,应“急则治其标”,先控制咳痰喘的症状,等到夏季再采用温阳散寒的中药外敷祛除伏痰、扶助阳气、增强体质,使冬季症状减轻,或不再发病。贴 药 时 间
 伏前:2021年7月11日  农历六月初二  周日
 初伏:2021年7月21日  农历六月十二  周三 
中伏:2021年7月31日  农历六月廿二  周日
 
末伏:2021年8月10日  农历七月初三  周二
 
加强:2021年8月20日  农历七月十三  周五
 

伏贴注意事项

 1、贴敷后当天最好不要洗冷水澡      因为天灸使用的是辛温走窜的药物,会使我们表皮的毛孔扩张,如果洗冷水澡的话容易使寒气入侵,受寒就不好咯。
2、忌口贴敷当天禁食生冷、油腻、过咸、辛辣食物,特别是不要吃冷饮或冰镇食品。 
3、皮肤感觉差异贴敷后皮肤均有热感,因个体皮肤耐受性不同,以皮肤感觉和耐受程度为观察指标,避免灼伤皮肤。 
4、控制贴药时间保护皮肤贴敷后皮肤出现红晕属正常现象,严重者可外涂皮肤软膏以减缓刺激,如贴药时间过长引起水泡,应保护创面,避免抓破感染。 
5、如出现发疱情况需戒食发物发疱时搽烫伤软膏或前来医院处理,戒食易化脓食物,如牛肉、烧鹅、鸭、花生、芋头及戒食鱼虾、生鸡等易致敏食物。
6、出现过敏怎么办个别出现皮肤过敏者,可搽抗过敏药膏或前来医院处理。 

三伏贴禁忌人群 
孕妇、经期、肺结核活动期、严重心肺功能疾病、强过敏体质、发烧、严重的先心病、精神病;有疮、痈、疖等皮肤病和皮肤破损者、感染性疾病患者。

 1、贴药后局部皮肤出现灼热、疼痛、瘙痒感,或者皮肤充血,甚至发疱等都是正常反应。贴药后2~4小时,皮肤出现明显灼热疼痛感即可除去药物。小儿贴药时间酌减(1~2小时);
2、贴药后出现皮肤瘙痒难忍者,可外涂皮炎平、清凉油等改善症状;
3、贴药后出现发疱者应注意保持皮肤干燥,避免感染。或与医生联系处理;
4、过敏体质者请先行告知,我们会另行调整,并交代注意事项;
5、天灸当日勿食鱼虾蟹等易致过敏类食物,禁生冷、油腻、辛辣。 

温馨提示:
儿童贴敷年龄3岁以上为宜
前往贴药时尽量穿宽松衣服

有关预约、就诊、咨询等问题,可以随时拔打24H免费咨询热线:0755-33391333扫码预约,提前预约好后无需扎堆排队等待可直接到院就诊。

朋友圈咨询二维码.png


‹ 上一主题|下一主题
三伏贴|冬病夏治 强身壮体
快速回复

广东省通信管理局互联网清理整顿  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:粤B2-20220217粤ICP备09174648号粤网安备案号:4406043011553公安机关备案号:44010602000119Copyright 2004-2017 盛成科技 All Right Reserved版权所有    版权保护投诉指引

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电子营业执照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粤网文[2016]7051-1702号

违法和不良信息/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电话:020-85505893/18122325185 举报邮箱:kf@mama.cn 涉未成年人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中国互联网不良信息举报中心
网络内容从业人员违法违规行为举报:kf@mama.cn

回顶部